正面..
配備都一樣:RICOH ANASTIGMAT 8cm/3.5 鏡..陽春到不行的:1/100.50.25 &B共4檔快門.
快門盤後的撥桿往上撥上弦.在往下按就擊發快門..有快門線螺旋孔..就這些了..
右側
購進就如此斑斑駁駁的...
左側..
就一個進片旋鈕
背部..
紅窗檢視口..
頂部
底部..
腳架口下撥片有指示箭頭..依指示撥轉.就可開啟背蓋..
底片匣取出.和一捲120底片合影一張..
裝片完成後.裝回底片匣.蓋上背蓋.轉動進片鈕.到紅窗上顯示1時.第一張底片就定位.準備拍攝了....
打開頂蓋...
聊一聊它的身世吧..1950年理光技研開始生產此種型式的TLR(III型).據說是第一台量產化的雙鏡機.1951年小改款的IIIB型接著 問世..
1952年VI(6)型開始生產.1954年才開始生產VII型.以上這些型號.老芋在此有聊過幾部(文章開始有連結).其實彼此差異真的很少...而這VII型也因採用不同快門.而有VIIM(SEAKOSHA精工快門).和VIIS(精工快門且有自拍檔).兩種衍生型號.....
接著...1956.57.58..幾乎每年都有新的型號生產...
例照:底片:KODAK EKtar 100..店沖自掃..
一.河濱車道..
二..河濱車道..
三..河濱車道..
四..河濱車道..
五..鶯歌..
六..鶯歌..
七..鶯歌..
八..鶯歌..
九..鶯歌..
十..鶯歌..
這是這系列TLR的第三台了.也是攪機最愜意的一次...風和日麗.踩著小摺在車道上漫遊.跳過三峽.直接進鶯歌..雖只有12格底片.但一切駕輕就熟.得心應手..
這款底片只使用過幾次.它粒子幼細.發色準確.很好駕馭的一種負片.也很大程度發揮了RICOH鏡頭的優勢..兩者相得益彰.掃描後在螢幕上瀏覽.滿好的感覺..謝謝...